理事會成員簡介
梅廣釗博士
主席
梅廣釗博士為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理事,世界揚琴樂團藝術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音樂界別審批員、香港揚琴總會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音樂課程榮譽顧問、天馬合唱團、家長合唱團榮譽顧問、香港口琴協會榮譽駐團作曲家,亦多次為亞太口琴節、世界口琴節及香港鼓樂節擔任榮譽評審。2020 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 2018年因其音樂成就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傑出傳理人獎」。
梅氏畢業於香港大學音樂系,獲頒哲學博士和碩士;亦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系。梅氏音樂創作豐富和多元化: 包括2022年為香港抗疫的宣傳歌曲「全民抗疫」; 「紫荊花開」跨媒體音樂匯演(作曲/文本/導演,由香港國安處主辦,港台製作,闡述香港國安法的概念和香港的歷史);港台製作的西九文化博物館,(片頭音樂及配樂);2017在黑龍江大慶歌劇院首演之《大地》鋼琴、長笛、管弦樂雙協奏曲之三大樂章《泰山、大江曲、長城故事》;香港中樂團40樂季載譽重演的跨媒體中樂劇融合豐富中國文化、音樂、詩舞於一爐香港中樂團中樂劇《山花醉》及 《千水情》的全劇作曲 ;為香港弦樂團編曲之「戀戀民謠組曲 I, II」(編曲);香港中樂團的「大地恩情」音樂會(統籌/編曲);2018/19 年度包括第 一屆香港青年節海灘實景跨界音樂會《千帆並舉耀香江》(作曲兼導演)、香港中樂團鼓樂節之《獅鼓樂飛揚》 ;二胡協奏曲《大漠之歌》、北京舉行的第三屆國際 揚琴音樂節揚琴協奏曲《春雪千峰》、港台電視《香港歷史系列I,II,III,IV》,《香港風物誌》系列原創配樂及悉尼舉行之「以利亞飛鷹再展翅」跨媒體奮興音樂神劇(全劇作曲兼導演)。
梅廣釗博士促進本會與國際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在2013年,梅博士曾經代表協會及香港電台第四台出席在捷克布拉格舉行的國際作曲家論壇(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於2017年及2018年參加分別在溫哥華及北京舉行的國際現代音樂節(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以及在台北舉行的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亞太音樂節(Asian Composers League Festival and Conference)等。
梁智軒博士
副主席
梁智軒博士為香港作曲家,以融合東西方元素於其作品為創作目標。梁氏獲頒重要獎項及出版。梁氏的樂譜和錄音由Schott Music(德國)、MOECK(德國)、Donemus(荷蘭)、Edition HH(英國)、PARMA Recordings(美國)、From the Top Music(美國)、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中國)和香港作曲家聯會等知名出版商發行。他的作品在國際音樂節中備受關注,包括國際現代音樂節(ISCM)、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和平藝術節」、國際作曲家交流會議(IRC)、國際電子音樂周(EMW)、世界合唱比賽、世界手鈴大會、國際音樂教育協會(ISME)、亞洲作曲家同盟音樂節(ACL)、香港藝術節、亞洲木笛節、亞洲薩克斯風年會、新加坡蕯克斯風國際研討會、維也納青少年音樂節、台北傳統藝術節、音樂新文化及香港學校音樂節等。
作為音樂和教育領域的傑出發明家,梁氏獲頒無數國際大獎。他在加拿大享有盛譽的加拿大國際發明創新兢賽中獲得了「二十大最佳發明獎」和金獎。此外,他還獲得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的金獎、QS-華頓教學創新獎的亞洲銀獎,以及柬埔寨諾頓大學的國際特別獎。他的開創新貢獻還為他贏得了羅馬尼亞發明家論壇的特別獎、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銀獎、德國紐倫堡國際創意、發明及新產品展的銅獎,及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特設卓越知識轉移獎、教學表現獎。
除了卓越的藝術成就之外,梁氏在音樂界擔任著重要角色,包括香港音樂教育家協會(HAME)會長、香港作曲家聯會(HKCG)副主席、國際音樂教育協會(ISME)的學校音樂及教師教育委員會(MISTEC)成員及Apple傑出教育工作者(ADE)。他現為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藝能發展資助計劃專業顧問、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場地伙伴計劃委員會成員及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助理教授,致力培育新一代音樂家和教育家。
洪銘健博士
秘書
(行政)
被描述為「美妙地喚起…在一種有序的混亂中」、「對現代音樂聲音平衡的細緻嘗試」,香港作曲家洪銘健博士的音樂首次獲國際稱譽,是在2010年德國達姆施塔特夏季現代音樂節中作品「無盡聲景」由美國國際當代樂團首演。
他的作品其中一個顯著特徵,是經常加上近似萬花筒般的許多細節,並且融合東西文化的風格。多樣化的作品包括器樂獨奏以及管弦樂約70部,此外亦有影像配樂及合唱音樂。洪氏的樂譜由德國Universal Edition scodo、法國BabelScores和英國Trübcher Music Editions出版。
在過去的十五年中,洪博士的作品曾在歐洲、美國和亞洲國家的各主要音樂節上發表,如中國北京現代音樂節、斯洛文尼亞ISCM世界音樂日、芬蘭西貝流士150週年慶典及克羅地亞薩格勒布音樂雙年展等。 他曾是英國CoMA新音樂作曲大師班、新加坡華樂團工作坊和Nexus Ensemble的駐團作曲家。
此外,他獲得多項作曲比賽獎項,如美國波士頓ALEA III國際作曲比賽(一等獎)、保加利亞“Sofia 2013”國際作曲比賽(一等獎);波蘭I. J. Paderewski音樂學院國際作曲家比賽(二等獎);美國中美作曲家作曲比賽、新加坡華樂團作曲比賽及芬蘭西貝流士國際作曲比賽(入圍獎)等。
他目前擔任香港作曲家聯會秘書(行政),並曾於2018年作為香港代表出席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65屆國際作曲家交流會議。
洪博士持有香港中文大學音樂博士學位,師從陳永華教授和陳偉光教授。 洪現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伯樂音樂學院及其他音樂院校任教。
阮慧玲小姐
秘書
(會員事務)
阮慧玲博⼠積極參與⾳樂創作、編曲、指揮、及合唱等⼯作,尤其熱衷於⼈聲作品之 運⽤與創作,其作品⾵格多樣化。
阮⽒現為澳⾨聖庇護⼗世⾳樂學院駐校作曲家、⾹港演藝學院兼任講師、⾹港⾸隊 當代無伴奏合唱組合「合唱俠」 ⾳樂總監、Coro Allegra 合唱團及 Chummy Choir 的 創始⼈、「⾹港作曲家聯會」會員事務秘書及「⾹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在 1990 年⾄ 2017 年期間被委任 為「天主教⾹港教區聖樂團」之指揮,及聖樂培育課程指揮 科導師。2012 年⾄ 2019 年擔任「⾹港⾳樂專科學校合唱團》指揮,並於 2018 年⾄ 2022 年擔任「⾹港恒⽣⼤學⼩交響樂團」指揮及無伴奏合唱團導師。
阮⽒在 2013 年獲取「⾹港藝術發展局」的贊助,由「⾹港作曲家聯會」出版了她的九 聲部無伴奏合唱作品樂譜,並同期出版了她於 2010 年為管弦樂及多聲部合唱創作 的⼤型作品《哀歌》的⾳樂光碟。《哀歌》還被挑選於 2013 年五⽉在捷克布拉格舉⾏ 的國際作曲家論壇播放,備受來⾃⼆⼗⼋個國家的⾳樂節主持⼈及作曲家推崇。她 創作的另⼀⾸作品《⿓之祭》於同年⼋⽉在韓國濟州島舉⾏的第⼗六屆「國際⼿鈴研 討會」中⾸演,由六百多名⼿鈴樂⼿⼀同演奏。此作品由「⾹港⼿鈴藝術協會」委約, 「⾹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贊助,並由 H’ing Publishing 及「⾹港⼿鈴藝術協會」出版 樂譜。
其近作由澳⾨天主教⽂化協會委約,為⼥⾼⾳及管⾵琴創作的《聖⺟哀悼曲》剛於本 年五⽉於澳⾨聖若瑟修院聖堂作世界⾸演;另由澳⾨聖庇護⼗世⾳樂學院委約的鋼 琴組曲《籠牢》於本年七⽉由澳⾨天主教教區出版;⼀⾸由⼆部童聲合唱、⼥⾼⾳、 弦樂及鋼琴演譯的作品《JESU CHRISTE》亦在七⽉於澳⾨聖庇護⼗世⾳樂學院 60 週 年校慶中作世界⾸演。
李家泰博士
財政
李家泰博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作曲家,熱衷於音樂創作、當代音樂研究、音樂教育及創意推廣,他的作品曾經多次於國際音樂節與會議發表。
他的音樂喜好取材自東方美學、哲學與經典文學,不時融匯中西,並以當代手法細緻演繹。作品多被譽為充滿詩意,處理細膩。
李氏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音樂博士銜,曾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的兼職講師及香港教育大學的客席講師、於香港藝術節青年計劃及香港科技大學暑期課程擔任作曲導師、以及香港電台第四台作編輯助理及音樂曲目編輯。李氏亦曾於不同大學、學院、中學、小學授課及主導作曲培訓,並曾於教育局及公開講座演講班,亦於眾多音樂節及比賽中擔任評審,以及執筆編寫音樂創作教材。
李氏亦經常以不同形式參與傳統古典音樂與當代音樂的演出,例如擔任指揮、演奏古鍵琴、管風琴及鋼琴等等。
歐天勇博士
理事
出生於香港的歐天勇先生是一位作曲家、指揮家和爵士鋼琴家。在Dr.Thomas Simaku的指導下,他在英國約克大學取得作曲碩士學位。歐氏的作品曾經在曾在香港、上海、珠海、澳門、台灣、意大利和英國等世界各地廣泛演出,而其室樂作品《道》更獲選成為Duosolo 2012的決賽入圍作品。
除作曲之外,歐氏亦是一個職業爵士鋼琴家,在英國求學期間曾跟隨John Taylor學習即興技巧,並曾經與Lonnie Williams、Ted Lo、Kazuo Takeda、Iain Ballamy與Julian Arguelles等等多位頂級音樂人合作,亦曾獲邀參與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2011及北山國際爵士音樂節2011的演出。2013年,他的著作《The Common Features in Music in the Extended Common Practice》在香港出版。
在大學研究生獎學金的支持下,歐氏現時在香港大學進行關於嚴肅音樂及電子科技整合的研究。
陳啟揚博士
理事
陳啟揚的音樂創作常受社會議題與自然聲響啟發,創作形式包括管弦樂、室內樂、合唱曲等,亦有糅合多媒體與民族樂器。作品曾獲匹茲堡交響樂團、阿巴尼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米費斯四重奏、黛德拉斯弦樂四重奏、香港創樂團等於世界各地演奏。 陳啟揚曾於多個作曲比賽中獲獎,作品先後入選多個國際音樂節,包括國際現代音樂節(ISCM)世界音樂日、國際作曲家交流會議、水牛城六月、夏灣拿當代音樂節等。部分作品 由美國Ablaze、PARMA、Innova等唱片公司發行;樂譜則由 Edition Peters 出版社(倫敦)出版。 陳啟揚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作曲博士學位,曾於同校任教樂理、胡琴,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其研究獲香港研究資助局等機構資助,探索粵語詞樂關係的創作規限如何在現代音樂中體現創意。
陳仰平博士
理事
陳仰平,1983年生於香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哲學博士,主修音樂創作,師隨梁雷、麥偉鑄、羅永暉、高爾文,並連續獲得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以及亞洲文化協會等獎學金和藝術獎項。
陳仰平曾獲美國拉霍亞交響樂團所頒發的 Thomas Nee 年度委約獎,創作管弦樂作品《樂海崖的月亮》,並曾獲邀出席在曼哈頓音樂學院、西北大學、斯坦福大學、新英格蘭音樂學院、萊斯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台北藝術大學(亞洲作曲家聯盟)、澳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馬賽、米蘭、上海(上海當代音樂周)、南寧(東盟現代音樂節)等地舉行的國際作曲交流活動,發表作品和主持音樂講座,而近年則主要從事粵港澳三地現代音樂研究。除了創作及科研外,陳仰平亦具豐富的藝術策劃經驗,自2014年起,成為世界國際音樂聯盟(WFIMC)成員哈爾濱勛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 Schoenfeld International String Competition 的首席運營官。
陳仰平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副講師,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行政助理,現為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並擔任學術交流部主任一職。
劉詠浲先生
理事
劉詠浲先生的作品曾於不同地方及活動中演出或廣播,包括在美國紐約舉行的「香港新音樂演奏會」、香港現代音樂節、「創意間的親暱」2017年當代歌曲音樂節、2013年亞洲作曲家聯盟、2007年國際現代音樂節、2006年於巴黎舉行的國際作曲家交流會議(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英國薩德勒威爾斯劇院(Lilian Baylis Theatre)、音樂新文化及音樂新一代等。
劉氏亦曾獲多個委約,包括2018年香港現代音樂節、2017年Helsyd鋼琴三重奏與香港創樂團、2014年香港藝術節、2011年聚「招」青年音樂家第一季、2010、2012及2017的音樂新文化等。在2009年,其作品《氣味》獲得哈利.阿徹紀念獎(Harry Archer Memorial Scholarship)冠軍。在2006年,他為香港演藝學院新落成的惠康劇院開幕創作及演出。
除此之外,劉氏亦曾經與多個著名樂團合作,包括慕尼黑室內樂團(Munich Chamber Orchestra)、Parker弦樂四重奏(Parker String Quartet)、MIVOS四重奏(MIVOS Quartet)、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香港電台室樂演奏家和Varshavsky Shapira鋼琴二重奏等。
李嘉怡小姐
理事
李嘉怡生於於香港,從事音樂創作及教育工作,致力推廣現代音樂。曾於不同院校教授音樂創作課程,並製作無數本地音樂會,演出及指揮不同類型作品包括管弦樂團丶室樂丶合唱團丶電子音樂及多媒體製作等。近年參與之作品演出及製作包括:《2022韓國首爾新音樂節》、2019多媒體製作《流聲》、《音樂新環境》2017、2009、2006、《演藝30周年音樂會》、《La Sax 7周年音樂會》、《第一屆Hell Hot 音樂節》、Spotlight 系列之多媒體製作《Illusion.Imagine》及《喜怒哀樂》、《The Bel Canto Singers周年音樂會》、《The Carmerata 周年音樂會》、《香港・澳門交流音樂會》、泰國《亞州作曲家聯盟音樂節》等。
李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碩士及學士(榮譽)學位,主修作曲及電子音樂,師隨羅永暉及麥偉鑄。於在學時期多次獲頒獎學金,包括「埃克森美孚獎學金」、「演藝學院友誼社獎學金」、「春天舞台獎學金」、「柏斯音樂基金會獎學金」及「香港演藝學院全額碩士獎學金」。其間亦獲選為2005《亞州作曲家聯盟音樂節・香港年青作曲家代表》、《音樂新一代》作曲比賽2006冠軍及2003亞冠 。現於香港演藝學擔任講師。
陸尉俊博士
理事
陸尉俊在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博士(作曲)學位。他喜歡探索不同的音樂風格,而其作品融合不同文化的音樂元素。陸氏曾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美國南佛羅里達州大學訪學,鑽研爵士音樂及研究拉丁美洲音樂,並到訪古巴、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作音樂考察。陸氏修讀博士學位期間獲頒多項獎學金,包括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獎學金、中國文化研究所莫慶鏘獎學金,以及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本地音樂獎學金等。
陸氏曾與多個地方的音樂家或團體合作或受委約創作,如李垂誼、張瑩、香港中樂團、竹韻小集、南京民族樂團、鼎藝團(新加坡)、Ensemble Mise(美國)、紅庭(加拿大)、和 Tacet(i) Ensemble(泰國)等。另外,陸氏的中樂作品《彈撥搖滾》於2021「敦煌獎」中國民族室內樂新作品展評活動中贏得金獎第一名(同類樂器組合作品),琵琶獨奏曲《爵士琵琶》則在2017年獲「敦煌獎」重奏新作品展評銀獎。
除此之外,他的作品亦在第 67 屆 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塞爾維亞)、São Paulo Contemporary Composers Festival(巴西)、2019 第一屆香港現代音樂節、2017 國際現代音樂協會 (ISCM)世界音樂日(溫哥華)及 Intercultural Music Conference and Concerts(美國)發表。